行业动态

开庭后提交证据可以吗

作者:台州侦探事务所 发布时间:2025-05-18点击:3
开庭后提交证据可以吗

一、开庭后提交证据可以吗

1.当事人原则上应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,举证期限届满后开庭一般不应再提交,但存在新证据等例外情况。新证据指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,或因客观原因在举证期限内无法提供、经法院准许延期举证仍无法提供的证据。

2.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,法院会责令其说明理由。理由成立的,证据仍会被

采纳;拒不说明或理由不成立的,法院可不予采纳,或采纳但给予训诫、罚款。

3.建议当事人开庭后非必要不提交证据,若有新证据,要尽快向法院说明情况并提交,以保障自身权益并遵循法律程序。

二、开庭后补充新证据在法律上被允许吗

开庭后补充新证据在一定条件下是被允许的。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》,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,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

出。

若存在客观原因导致未能在举证期限内提供,且不审理该证据可能导致裁判明显不公的,其提供的证据可视为新证据,这种情况下开庭后补充也会被法院考虑。

在二审程序中,一方当事人提出新证据,另一方当事人可要求补偿由此增加的差旅、误工等费用。

不过,当事人应尽量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,否则可能面临证据不被采纳的风险,或被法院训诫、罚款。

三、开庭后提交新证据在法律上被认可吗

开庭后提交新证据是否被认可需分情况。依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》,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,应在一审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。二审程序中,新证据要在二审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;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,应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。

若属于新发现、新取得或因客观原因一审不能提供的新证据,法院通常会认可。但如果并非新证据,是当事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,法院可能不予采纳。不过若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,法院会采纳并训诫、罚款。刑事诉讼等也有类似关于新证据的规定,要遵循相应规则。

当探讨“开庭后提交证据吗”这个问题时,除了明确一般情况下开庭后提交证据受限制这一要点外,还有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值得关注。例如,若开庭后经法院准许提交了新证据,那么对方当事人可能会有质证的权利和时间安排,这会影响整个庭审节奏和结果走向。另外,如果未按规定在恰当时间提交证据,即便证据真实有效,也可能面临不被法院采纳的风险,进而影响自身权益的维护。你在证据提交方面是否遇到了难题呢?要是对开庭后提交证据的具体程序、后果等还有疑问,别错过网页底部的“立即咨询”按钮,专业法律人士会为你解惑。

新闻资讯